企业文化

驰骋山河征途,挑战极限——中国越野跑勇士的巅峰对决

2025-08-01 1

崇礼168越野赛重启报名之际,短距离组别名额瞬间告罄,印证了这项运动持续攀升的热度。2025年的中国越野跑赛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与重构:资源向头部赛事集中催生“冰火两重天”格局,安全监管体系在白银事件的警示下全面升级,环保理念推动赛事精简变革,而国际化浪潮与大众化趋势正重塑行业生态。这一系列变化既是机遇,亦是对赛事组织者平衡商业、安全与体验的严峻考验。

资源集中与两极分化

头部赛事虹吸效应加剧。以崇礼168为代表的知名赛事占据绝对优势,其赞助商资源、报名热度远超中小赛事。例如,崇礼168在2025年尚未公布赞助商已引发行业关注,侧面反映大型组委会的资金吸引力;而同期部分中小赛事面临赞助商流失、报名不足的困境。这种分化进一步体现在参赛名额分配上——热门赛事采用抽签机制仍“一票难求”,九峰越野赛甚至催生了专门的报名攻略和社交平台“炫耀文化”。

小赛事的生存突围策略。面对资源挤压,区域性赛事通过差异化定位开辟新路径:萨洛蒙月赛等小型活动依托本地跑团资源,降低竞技门槛,强调趣味性与社群参与;另一些赛事则挖掘地方特色,如依托徒步路线设计20公里短距离赛道,吸引初级跑者。中国登山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越野赛事已达505场(较十年前增长677%),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可能加速行业洗牌。

监管强化与安全体系

安全监管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甘肃白银事件后,赛事安全被赋予“生命线”意义。2025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在乐山开展全国山地越野跑安全监管培训,覆盖30个省市的近百名管理者。培训内容涵盖舆情管理(如中国传媒大学罗霆教授专题)、应急救援(四川省登协案例剖析)及国际标准认证(中体产业集团技术指导),标志着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

标准化与地方实践的融合。浙江省建立独立监管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追踪赛事执行;四川省则强化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山地赛事配备动态气象监测和直升机转运通道。政策层面,《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安全发展”原则,要求完善赛事分级管理体系,并设定2025年户外产业总规模超3万亿元的目标。但如何统一标准与地方灵活性,仍需探索。

乐投LETOU

环保理念与赛事创新

可持续办赛成为新共识。港百等赛事率先试行“轻量化物料”方案,允许选手放弃参赛服和完赛物资以降低费用,减少资源浪费。赛轮集团等供应链企业亦响应趋势,凭借绿色供应链管理获得碳中和奖项,推动轮胎等装备材料向50%可持续成分升级。这些实践呼应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生态优先”的纲领。

赛制创新拓展参与场景。云丘山BY UTMB首创“双周赛”模式,为跑者提供弹性时间选择;城市夜间越野、公园定向赛等轻量化项目兴起,降低地理与时间门槛。数字化赋能加速——淘宝天猫报告显示,超5亿跑步人口中,日常化、碎片化的轻越野需求激增,促使赛事与智能装备、线上社区深度融合。

国际化与商业图谱

双向跨境参与热潮涌动。中国精英选手加速“出海”,2025年UTMB系列赛(如清迈站、济州岛站)中国选手数量同比增40%;黄金联赛等国际赛事落地中国,吸引全球顶尖跑者同台竞技。这种交流不仅提升技术水平,更推动国内赛事IP与国际规则接轨,例如积分体系、补给标准等。

商业价值与挑战并存。轮胎品牌佳通通过环塔国际拉力赛验证产品性能,将赛事作为技术试验场;网红经济则成为双刃剑——赛事方通过KOL推广扩大影响力,但过度营销引发“滤镜化”争议,部分跑者批评其削弱赛事纯粹性。商业化的深化要求组织者平衡竞技本质与市场扩张,避免透支用户信任。

大众参与的门槛演变

低门槛赛事激活新人群。短距离越野跑(40公里以下)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占比超60%。这类赛事多利用城市近郊山地资源,结合徒步路径设计,使新手无需专业训练即可体验。悦跑圈创始人梁峰指出:“服务体验升级是核心——从补给站合理化到志愿者培训,细节决定参与意愿。”

人口结构与消费潜力重塑市场。据田协调研,越野跑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61.1%(本科48.6%,硕博12.5%),企业职员及管理者达半数。高知群体推动消费专业化,2025年淘宝数据显示,千元以上越野跑鞋、GPS运动表销量同比增35%,衍生出运动营养、康复服务等产业链。但如何突破地域与年龄局限(目前参与者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中青年),仍是普及的关键课题。

驰骋山河征途,挑战极限——中国越野跑勇士的巅峰对决

未来挑战与方向

中国越野跑赛事在狂飙突进中步入十字路口:资源分化要求中小赛事深化在地特色,避免同质化;安全监管需从培训转向常态化执行;商业化亟待平衡网红效应与竞技本质;而可持续理念需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展望未来,行业需在三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建立分级分类的全国性积分体系,打通大众与精英赛道;二是推动“赛事+文旅”融合,借鉴浙江省“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激活乡村经济;三是加速技术赋能,通过AI动态监测赛道风险、优化救援响应。唯有如此,方能在爆发式增长中筑牢根基,让越野文化真正扎根中国土壤。